“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12月10日下午,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论坛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创+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次论坛由闽西南协同发展办公室、厦门市中央直属企业投资协会主办,中交集团东南区域总部、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创新软件园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厦门大学、闽西南五地市政府相关部门、厦门信息集团、中科星图、芯瞳半导体等单位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等多方代表200多人齐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座谈交流,为闽西南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伊始,现场嘉宾有序到场,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低空经济无人机和反无人机产品展示,提前领略低空科技的魅力与应用成果,直观感受这一新兴领域蕴含的无限潜力。
论坛正式开场,主持人央企协会会长谢文沧热情介绍出席嘉宾及领导,厦门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闽西南协同发展办公室执行副主任郑小明发表欢迎致辞,拉开此次论坛序幕,传递出对低空经济助力闽西南协同融合发展的殷切期许。
紧接着进入重磅“低空经济”主题讲座环节,学术大咖与行业权威接连登场,奉上前沿观点与深度洞察。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尤延铖
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厦门如何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发展低空经济。他提出,厦门及闽西南协作区应依托其山海独特的优势,明确发展策略,并通过规划引导、产业提升、场景创新、体系构建、地方政府立法以及产教融合等综合措施,全面推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法国欧洲人文科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 杨金才
聚焦于《低空无人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他深入阐述了低空无人装备的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厦门及闽西南区域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总师、研究员 张立
带来《空天信息赋能低空经济,推动低空产业发展》的精彩分享,他从政策现状、空天信息对低空经济的赋能作用、构建低空产业新动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系统地展示了星图智慧在数字地球时空底座基础上推动低空产业发展新动能的能力。
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委员、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程承旗
立足于闽西南协作区,深入解读《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发展思考》,既需积极展开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以促进低空交通时空标准的统一化;同时,基于在一些省市的试点经验,建立技术中试基地,从而助力低空数字基础设施标准的构建和产业化进程。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无疑为低空立体交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望推动低空经济迈向新的高度。
在政策交流与融合发展探讨环节,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五地低空经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人员依次发言,介绍各地低空经济发展现状,遇到的挑战与问题,解读现有政策、制度,并围绕区域融合发展规划各抒己见。
随后,厦门路桥信息、中科星图、芯瞳半导体等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踊跃分享实践经验,涉及技术攻坚、市场拓展、项目落地、低空经济服务等多维度,干货满满,引得台下同行频频记录、交流探讨。
其他参会单位代表:厦门央企协会轮值会长(中交东南区域总部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永贤、副会长孙波、福建省侨商联合会秘书长邱水生等也积极建言,碰撞出不少新颖思路与合作契机。
大家认为在新时代浪潮下,低空经济展现活力与潜力;本次论坛聚焦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福建省山海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应用场景;本次论坛以闽西南协作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积聚“政校企”智慧,探索“产学研”融合,各方应当充分发挥区域协同的力量,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与会者的交流,大家深切感受到各界对于推动闽西南协作区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热情。
论坛尾声,主办方为学界授课嘉宾颁发感谢状,同时感谢各方为论坛成功举办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此次论坛紧扣时代发展趋势,精准聚焦低空经济,成功搭建起“政校企融合、区域融合、产业融合”的交流平台,疏通“政策、技术、资源”沟通渠道,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低空经济的腾飞蓄势储能,未来有望引领区域在低空赛道上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