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群体智慧 推动持续创新————央企协会邀著名行动学习专家郝聚民博士为会员单位授课
2016年3月1日,华润行动学习体系的主要构建者、曾任华润集团培训总监的郝聚民博士应央企协会邀请于建行大厦4楼做了题为“激活群体智慧 推动持续创新”的培训演讲。央企协会会长黄光、央企协会秘书长谢文沧以及央企协会成员单位60多名成员代表共同聆听了此次演讲。
演讲中,郝聚民博士介绍了在现今“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管理模式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国企双创的三大类障碍以及塑造持续创新型组织等内容。重点阐述了国企双创工作的路径与方法以及转型的有效模式,强调“创新定生死”,企业应该挣脱固有观念的束缚,激活群体智慧,才能有效推动持续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这是一个持续颠覆的时代,颠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常态。”郝博士提到,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如何持续创新,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点。基于此,郝博士充分分析了国企转型的三大障碍:1、适应性障碍;2、制度性障碍;3、技术性障碍。他特别强调:“多年来,组织发展领域最大的误区,就是希望以克服技术性障碍的方式,克服所有的障碍。”
针对这些障碍,郝博士认为国企双创破局应当着眼于“人”——从突破惯性思维到创新思维的转变开始;从个体智慧到群体智慧的集合开始;从封闭式创新体系到开放式创新体系的改革开始。“创新并不难,难的是想要改变。”
郝博士为此总结了三种容易学习、行之有效的创新办法。第一,自由联想。将很多不相干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创意。如,萝卜与手机,而萝卜利于健康,引申出手机的健康功能,如吃药的提示、紧急呼救、急救药盒等。第二,头脑风暴。不质疑、不批评、不打断,引导每一个人积极诉说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激发群体智慧的第一步。第三,约束创意。郝博士认为,当条件受限时,或许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意。如,sony随身听WALKMAN的诞生来自于发明者执意要将播放器塞入小木块之中,并将这项任务交给了两个做手表的工程师,最终这两位工程师完成了在旁人眼中几乎不可能的要求,WALKMAN深受人们喜爱,流行了近20年。
郝博士最后说道:“其实,创新并不在于资源的多寡,相反,有的时候资源越少,创意反而会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资源受限的创业公司,看起来比那些大公司更有创新能力。因为他们只能改变,不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郝博士的精彩演讲获得热烈反响,他有说服力的丰富案例、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通俗风趣的讲解风格多次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演讲结束后,央企协会谢文沧秘书长对郝聚民博士来会演讲表示感谢,并在演讲后总结道,“身负国家战略转型重任的国有企业,身处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时刻的国有企业,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内部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光复传统企业的一个关键问题。”